当前位置:御江韩>其他类型>重生:我的80年代> 第79章 发展下线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79章 发展下线(1 / 2)

北大有两个南门。

正南门且不提,距离李建昆他们37号楼更近的,是小南门。

拐个弯就是。

样式嘛,如同后世小区的消防通道,平日只开铁栏栅大门上的一扇小门。

不熟悉的人,特容易忽视。

但这個小南门外,却很有景儿。

一条种满白杨的马路横亘着,对面有个地势古怪,中间高,两旁低的胡同。

叫军机处胡同。

走到头有条街,叫老虎洞,还挺繁华,沿着往西,能到海淀中枢地段,海淀大街。

太阳已经落山,薄幕笼罩大地。

处理完徐庆有那货后,李建昆独自晃出小南门,大摇大摆横穿马路,它也没车啊。

目的地不是军机处胡同,而是它旁边的长征食堂。

嚯!这地方,那可了不得。

两辈子如雷贯日。

是许多北大学子,永远无法忘怀的舌尖上的记忆。

这年头,有人管它叫“北大学六食堂”。

不过话虽这样说,但往往学生们从它门前经过时,更多的只是扭头瞻仰下,因囊中羞涩,不好登门。

现在,长征食堂门口的马路牙子上,蹲着一瘦一壮俩货。

李建昆笑着走过去,忽想着给他俩取个外号。

嗯,就叫肥虎瘦龙。

陈亚军率先发现他,蹭地站起,金彪跟上,也笑着摆手招呼。

倒是比以往在清溪甸时,腼腆不少,不知是身份差距造成的,还是回京后遭遇过啥。

“咋样建昆,到位没有?”

陈亚军笑嘿嘿问。

“搁床上躺着呢,死狗样。走,吃饭!”

长征食堂能闻名遐迩,自然不是空穴来风。

放这年头,称得上环境优雅,干净又卫生。

进门便瞅见特前卫的消毒间,里面有热气腾腾的大蒸锅,旁边一大铁笼子,码满了蒸煮过的碗筷和碟子。

看着就让人舒坦。

李建昆这俩月翘着屁股搞钱,从对面走过无数次,硬是没穿马路来瞧瞧,懊悔不已。

来迟了呀!

长征食堂还有一最大亮点,服务员的质量杠杠的,清一色盘正条顺的年轻姑娘。

在这个素面朝天的年代,瞅着一个个都能及格,服务还特好,满脸甜美。

谁来谁不迷糊?

李建昆决定了,打今儿起,这里就是他的校外食堂!

面食是北方特色,长征食堂晚间,主打的是饺子。

煮饺和蒸饺,看您需求。

李建昆要了两斤,一块四毛一斤,不算便宜。

炒菜也不缺。

准备点菜时,好家伙,速度嘎嘎快,一斤蒸饺,一斤水饺,已经上来。

“这饺子地道!”

陈亚军和金彪,皆忍不住吸溜一抹口水。

盘碗中的水饺,个大饱满,看着就得劲,李建昆属实饿了,先啖一颗,乖乖!

学二食堂输得很彻底啊!

一口下去满嘴流油,几乎纯肉馅儿,肥膘子多,但合着菜吃,也不腻,皮薄且韧。

没谁了。

不贵,值!

“吃吃吃,甭客气,不是外人!”

李建昆又点了几个菜,均来自服务员姑娘的推荐,笑容可亲,怎么瞅怎么让人信任。

这食堂也不知道直属哪个单位。

赚钱的门道,算是给他们整透了。

溜肉段,溜肝尖,番茄肉片,京酱肉,再加一盘五香花生米。

配上三杯散装的鲜啤酒。

搁这年代,神仙来了也上头。

盛啤酒的还是高端大气塑料杯,李建昆伸手一碰,惊呆了喂!冰镇的!

爱了爱了。

“呼哧呼哧!”

服务员姑娘一走,陈亚军和金彪俩货,再也矜持不住,吃得那叫一个狼吞虎咽。

“别急别急,管够。”

活不懒,饭得管。

陈亚军就着菜,吞下半斤饺子后,才止住馋,再灌一口啤酒,爽!

倒没忘记今儿的目的,抹把嘴,道:“建昆,你说的那事?”

“石膏像你知道吧?”

陈亚军一脸懵。

金彪鼓着腮帮子,接茬道:“我知道,白嘎嘎的雕像,好多学校有,搁画室,学生瞄着画画。”

到底是海淀人。

李建昆点点头,道:“我这边呢,有制作石膏像的模具,可以成批制作。

“特简单,我一教你就会,你每天花几个小时做一批,再拿去鸽子市或其他地方卖。

“所得收益,四六分。”

陈亚军挠挠头,看看金彪后,蹙眉道:“刚彪子不说了吗,学校才有,拿去外面卖,有人买?”

“我的石膏像模具不同,价格合适的话,有的是人愿意拿回去当个摆件。”

这年头,普通人家哪有什么装饰物?

犹记得卡通石膏像,在千禧年左右还能风行;10年后,石膏像涂色又成为一个热门小买卖。

李建昆分析过,石膏像价廉物美,放这年头绝对有市场。

且他的石膏像,还具备功能性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