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御江韩>其他类型>重生:我的80年代> 第278章 为姐姐的店而奋斗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78章 为姐姐的店而奋斗(1 / 2)

夜色朦胧,华灯初上。

四合院正北房的堂屋里,李建昆闷头对付一钵子家烧杂鱼,他姐烧了好多,算上山河那份,问题是这小子又不见人。

算他没口福。

“姐,那你自己想干什么呢?”

李建昆倒也明白他姐闲不住,在家干活干惯了,猛不丁闲下来吧,还真的净长肉。虽然在他看来这样胖乎乎的刚刚好,那叫一丰腴。

他姐刚才已经说过,不愿到暂安小院帮工,觉得自己干不来销售的活计。

让她去坐着收钱,她又不乐意。

李云裳早有合计,凑近几分,兴致勃勃道:“建昆你看做食饼筒怎么样,我觉得南方北方的人应该都能吃得惯……”

食饼筒是浙江沿海地区的一种特色食物。

类似于北方的卷大饼。

不同在于更“秀气”些,使用的并非大饼,而是薄薄一层面皮;里面包裹的东西主要为粉丝、鸡蛋丝,以及各类菜肴。

条件好的再切一块五花肉进去,等饼筒卷好,浇进去一勺肉汤……啧啧,想想李建昆都流口水。

“你看哈,这边也不愁地方卖,前面有你们北大的两个南门,后面有老虎洞大街,搁哪卖都行。”

李建昆上下瞅瞅他姐:白色束腰休闲白衬衫,配棕黄格子喇叭裙,脚下是一双矮跟黑皮鞋。

南方过来的今年新款夏装。

四九城里找不出比这更洋气的打扮。

“看啥呀,跟你说正事呢。”李云裳一指禅戳在他额头上。

“姐啊,你自个觉得,你去摆摊适合么?”

“我不穿这身不就行啦。”

“那你也摆不了。”

“为啥?”

“会被抓的,先不说《個体户营业执照》,你连京城户口都没有。”

李云裳:“……”

姑娘计划得很好,倒头来却百密一疏,忘记自己是个盲流。

李建昆这么说有些刻意,实在不情愿他姐去干小吃摊的活计,忒累!

“姐,你要想干餐饮,我帮你开家饭馆,或者小酒馆啥的。”

做老板娘就行。

李云裳打不起精神,“我一个盲流,还能开铺子?”

“我帮你搞定户口不就成了。”

“……能搞定?”

“有点眉目。”

“建昆你可真厉害!”

李云裳心情峰回路转,重新开始憧憬,开个铺子,倒是更好。

反正她真的没办法再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,感觉人都会废掉。

见姐姐重新露出笑脸,李建昆会心一笑,思忖不能再等,明儿就去见姑奶奶,问问到底啥情况,上次话说一半。

隔日,一觉睡到自然醒。

这几天李建昆是不打算回燕园的,回去是个什么局面,他用屁股都能猜到,至少要等到诗歌大赛结束。

吃罢小龙妈热在锅里的小米粥和大肉包子。

李建昆给闲得无聊的姐姐,找了本《牛虻》看,这才颠着自己的缝合怪,来到东升街道办。

天知道街道主任周慧芳,盼他过来有一阵儿,听说他现在闲下来,有时间,嘴都差点没笑歪。

“小李,喝茶不?”

“周主任,您别忙活了,我这为落户口的事,急得吃不好睡不好的,您老给个话呗,到底能不能办?”

“能。”

呦嗬!

可劲卖惨的李建昆着实惊到一下,这么干脆?

转念又想到,姑奶奶想让他办的事,不简单呀!

“不过,小李啊,我也有件事想请你帮忙……”

来了来了!

两人坐在靠墙的木艺沙发上,周慧芳把缠绕她许久的那件烦心事,娓娓道来。

“是这样的小李,我们街道办下面呢,有两家厂子,其中有家和平刀具厂,连连亏损,可又不能不办,街道好多人指着这份工作养家糊口。

“另一家蜂窝煤厂本来是赚钱的,净贴给它了,还不够。

“街道办压力很大啊,再这样下去,蜂窝煤厂也得被拖死不说,窟窿会越来越大。

“我们倒也想过法子整改、挽救,全都不见效。我熟悉的人里面,没谁比你更有文化了,你还是搞经济的高材生,我寻思别人办不成的事,你八成行。

“小李你看这样行不,只要你能让和平刀具厂起死回生,落户的事我立马给你办。”

李建昆有拒绝的理由吗?

心里已经乐开花。

“周主任,一言为定!”

“为定,为定。”

转头李建昆又想到点什么,“和平刀具厂?”

“嗯。”

那不是老林以前的厂子里么?

老林搁里头当会计,还被人诬陷做假账,中饱私囊,进去蹲了几个月来着。

“周主任,你先跟我讲讲这个厂子的情况吧,越详细越好。”

“行行。”

随着姑奶奶娓娓道来,李建昆对这个曾经路过几次的和平刀具厂,渐渐多了些了解,有件事让他很困惑啊。

和平刀具厂的厂长,孙光银,稳坐头把交椅,这几年无论厂子如何亏损,他都没有换过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