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御江韩>玄幻魔法>修真污染源> 第116章 转职:小鼠杀手(上)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16章 转职:小鼠杀手(上)(1 / 2)

好像突然成了被实验人员,有点出乎意料。

伍江适应得很快,没多久就成功转职成小鼠杀手,灵子学的课也不上了,就蹲实验室里折腾小鼠。

实验不是表演街头把式,小鼠虽便宜也要消耗经费,不能总是抓一只就上畸变,得一点点去分析、记录。

比如血液单独滴到扭曲物质上是个什么反应,血液凝块后又会不会发生畸变,心肝脾肺肾能不能单独畸变,每次畸变有没有共性,变异后的组织在显微镜下有没有出现新的细胞器,等等等等。

在这一系列项目里,伍江最关注的,是畸变体能不能活,怎么活。

该项目是有一定重要性的,决定在野外碰到类似的东西,防护和消杀工作要做到什么地步。

为此,在课题经费的支持和朱老师的帮助下,还对一间实验室进行了全环境耐高温改造,方便一把火全面清理。

该系列实验效果出众,有很多基础实验接触不到的情况。

例如一副脏器变异成的7号实验体,在单独静置五小时后停止了外观变化,稳定成类似植物的形态,虽然还挂着一些生物零碎,但在紫光照射下,真的能利用水和大气资源进行合成,24小时内整个观察箱重量读数增加了1.2克。

后面还有更奇怪的情况,伍江在第十天投放了几粒米饭,7号实验体很快又开始变异,这次形态上的变化不大,花费的时间也更多,但在变化到一定程度时,它确实把米饭给吞掉了。

进行切片前,伍江用水把7号实验体淹了,结果还是没死,这东西花几個小时就学会了游泳,两天后形态上变成类似海百合和水母的结合体。

这样的进化力放到外面去,都无法预料最后会变成什么东西,是真正的怪物。

值得一提的还有29号实验体,它是一整只小鼠畸变的,大体维持了小鼠的形态,胸腔可以打开来,里面有几条触手状物体,闭合时和一般小鼠差异不大。它在观察箱里存活近十天后,居然拥有了类似【灵矛】的灵子能力。

【灵矛】顾名思义,是一种物质系穿刺攻击能力,畸变小鼠放出来的能力有特效,被红外摄像头拍到,是一根中心温度近300度的针状投射物。别看温度高,因为太小了,总热值都没两焦耳,物理攻击力才是大头。

威力比较糟糕,钢化玻璃它搞不定,伍江丢了些虫子进去,它只能搞定大蜈蚣,蝎子都打不穿,还被蝎子扎到毒发身亡。

超能力小鼠被蝎子毒死,意外是很意外,从研究角度看,倒也是个不错的观察结果。

还好不是每个实验体都像7号和29号那么逆天,大部分畸变体在24小时内就会挂掉,死因73%都是脱水,细胞膜和细胞器损坏到一定比例,加水也活不过来。

除了折磨小鼠,伍江也要研究扭曲物质本身。

扭曲物质的物理性质,它能被设备记录到重量和影像,但伍江去紫河滩的话,实验室里的扭曲物质就会消失,和朱老师配合实验时,测算到距离为三十公里。

这个结果其实有让朱老师松口气,如果不会自然消失,扭曲物质就可能被有心人弄得到处都是。

另一方面,扭曲物质虽然能被记录重量,却无法和真实世界里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,切片后也无法观察到微观结构。

要解释这种物质的存在,就只能将其归类为“投影物质”。

“投影物质”在现有学术框架里,还是猜测和推理,伍江能通过扭曲把它掏出来,却不能当作成果来发表,因为孤证不立,很容易被当成学术诈骗。

即使真的有第二组能掏出投影物质,因为两者灵子投影本身的差异,也可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性质。加上朱老师的保护性立场,相关记录只能暂时封存。

和扭曲物质本身相比,反而是畸变的相关成果更容易公开。因为世界上已经有至少三个实验室,实现了小鼠的人工诱变,这还只是公开渠道的情况。

话又说回来,伍江扭曲物质引发的畸变,不管剧烈程度还是后果,都和如今所谓“灵能诱变”有很大差异,所以要发表一点什么,还要挑挑拣拣着弄。

伍江本人的目的是理解灵子世界,可这明显不能作为课题目标讨论,更不可能因这个理由拨放经费。

课题是“灵子环境对畸变体及完全畸变体的影响”。

改变灵子环境,修真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,毕竟有一整套符箓体系摆在那,根本用不着引灵之类的稀有天赋或能力。

题目和伍江折腾的东西有差异,不过问题不大,因为小鼠在他手上是“必然立刻畸变”,完全没有什么人力、药物、时间方面的投入,就算多损耗一点小鼠,整体课题开支也只会比同类课题更少,而不是更多。

朱老师照顾他没有经验,随机抓了一名讲师进团队,专门负责挑选素材执笔写论文。

这位讲师比尹树蕙强一点也强得有限,也完全没接触过这么恶心的课题,只来了几次实验室,就专心蹲办公室那边等伍江的实验记录。

可能是弄死的小鼠太多,很快报应来了。

这天伍江睡觉时,给莫名其妙的拉进无的地盘,又附在和本体长相一样的东西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